她做的东西新奇,但和达官显贵用的东西比起来,还是差了不止一个台阶。
何况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冒然跑去东市只会四处碰壁。
西市卖不了高价,但客源不断,只要能把这批货卖出去,在市场混个脸熟,以后就不愁没生意做。
先把生意做起来,才能考虑做大做强,眼高手低只能一事无成。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陆青青叫醒还未睡醒的洛烟,两人推着板车赶集市,把车停在西市两街交汇处。
不一会儿,其他商贩出摊了,街上热闹起来。
古代有商铺的都是富人,大部分小商小贩都是靠地摊为生。
放眼望去,街上摆什么摊位的都有,随处可见的小吃摊、买卖日常用品的衣服摊和鞋摊,还有卖娃娃、面具、葫芦、篮子的,总之就是心有多大,就能摆出来卖多少东西。
实在没得可卖,光膀子打架都有人扔铜钱。
清早,两街交汇处热闹的都是小吃摊或糕点铺子,很少有人会注意一车瓷器和工艺品。
陆青青和洛烟又把位置换到桥头,一群小孩举着风车嘻嘻哈哈从桥上走过,别说买瓷器了,差点被他们踢碎一个。
这样下去只能无功而返,陆青青琢磨一下,询问路边卖玩具的摊主附近可有书店。
摊主说没有,但一直往西走,有一家卖笔墨的商铺。
陆青青推着板车,找到那家文房四宝店,把板车上的木箱取下来,一一打开放在路边。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喜欢瓷器的人大多读书识字,来买墨宝的人自然会多看瓷器几眼。
果然,这招十分奏效,中午前陆青青就开张了,卖出一个细口花瓶。
到了下午,她渐渐放得开,学着其他摊主的样子叫卖吆喝。
路人见到这样貌美的一位女子卖瓷器,便好奇的凑上来看热闹。
人多便会激起大家的从众心理,围观人群越来越多,自然买家也越来越多。
就这样忙活了五天,陆青青从老宅带来的瓷器,全都卖完了,银子稳赚不赔。
不仅如此,因为她的东西设计新颖、价格公道,被那家墨宝店的老板看中。
老板给陆青青下了一笔大订单,想从她手里买一套三彩陶俑,准备摆在店铺当装饰品,一月后交货付尾款。
陆青青做了几日生意,也学会一些经商头脑,当即和店铺老板谈合作。
如果老板向前来买笔墨的客人推荐瓷器,每卖出一笔,店铺老板赚三成。
就这样,陆青青打通了第一家渠道商,迈出向大城镇长期发展的第一步。
“姑娘,好多钱啊!”
洛烟眼睛都瞪圆了。
陆青青颠颠手里沉甸甸的银子,笑得很开心,嘴上却说:“低调,财不外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