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这首诗,感受下这神奇的氛围:五道玄功超绝了,简直难以估量,化作一缕清风,在苍茫大地上自由穿梭。
眨眼间遍历人间尘世,仿佛看了一场超快速的人生纪录片,一瞬间又能遨游泰山邙山,这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救父亲那绝对不喊累,一点都不推辞劳顿辛苦,诛杀那些坏透了的谗臣,那叫一个勇猛心狠,毫不手软。
潼关这儿父子相逢的日子,往后可都是岐周的超级栋梁。
且说那黄天化,身怀土遁这一神妙莫测之技,其速度快如闪电,犹如开启了超级加速外挂一般风驰电掣!
眨眼之间,便已抵达潼关。
当他双足着地之际,恰是五更时分,天幕依旧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抬眼望去,但见前方不远处人头攒动,影影绰绰有一大群人正聚拢一处。
人群中央,一盏明灯高悬空中,宛如一轮孤寂的小太阳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借助这点微光,可以依稀看到众人脸上神情凝重,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与此同时,一阵若有若无、悲悲切切的哭泣之声随风传来。
那哭声时断时续,时而低沉呜咽,时而凄厉哀号,仿佛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
这般凄惨的哭声直钻入耳膜,听得人心头不由自主地泛起丝丝寒意,浑身汗毛都根根竖立起来。
黄天化大大咧咧地走到这群人面前,黑暗中有人扯着嗓子喊:“你谁啊?不会是来这儿刺探军情的奸细吧?”
黄天化一脸淡定,大声回答:“我可是青峰山紫阳洞的炼气士!
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家大王有大麻烦了,特地赶来救场的。
赶紧去通报一声!”
家将一听,不敢耽搁,麻溜地跑去报告给二爷。
黄飞彪一听,心中不禁一惊,脚下步伐陡然加快,如同疾风一般,三步并作两步地匆匆奔出营门。
待他来到门前,定眼在灯下这么一瞧,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眼前赫然站着一个道童!
这道童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双目炯炯有神,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整齐地束于头顶,用一根白玉簪子固定住,更显其超凡脱俗之气质。
再看他身上穿着一袭青色道袍,衣袂飘飘,仿佛仙人临世。
且说这道童的模样,真真是太精神了!
怎么个精神法?有一首《西江月》可以为证:“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如此形容,足见这小道童之风采神韵,实非凡人所能及也。
头上的抓髻亮闪闪的,就像两颗小太阳顶在头上,道袍的大袖子迎着风飘啊飘,那叫一个潇洒。
丝绦系得整整齐齐,脚下的麻鞋看着就很有档次。
花篮里不知道藏着啥神秘玩意儿,背后悬挂的宝剑锋芒毕露,看着就超厉害。
潼关这儿父子能相逢,才知道这道童出身不凡,就像麒麟的后代一样厉害。
黄飞彪一看这道童,心里就犯嘀咕:这道童的举止相貌,咋有点像我哥黄飞虎呢?越看越觉得眼熟。
他赶紧满脸堆笑,把道童请进里面。
道童进了营中,和众将一一见过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