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战其余四派丝毫不落下风,且风清扬等长老宝剑未老,真要舍了面皮,谁也不能在华山手上讨得好来。
嵩山虽已迎头赶上了,但要华山“屈就”
,尊奉他们做盟主,却还是不成的。
只是如今华山元气大伤,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唐无易是第一个不同意,门派中的有识之士也不会再让自家门派成为众矢之的的。
因而最后商定出来的结果,是极重大的事件,由五派掌门共同商议解决,而虽也很重要却不须各派大张旗鼓的事务——这些事务乃是之前五岳盟主所要做的主要事务——便由华山、嵩山商议着解决。
简而言之便是将五岳盟主的权力分成了两份,华山与嵩山同掌,至于另外三个剑派,尚不在华山和嵩山的眼里,自然也不做考虑。
五岳剑派的事情,唐无易之前就不是很担心,他所在意的,乃是其他方面。
约莫前年年底的时候,发生了剑气争斗的事情,华山元气大伤,他在那里分析了一大通,为这不寻常的华山之乱找了个由头。
因为剧透的缘故,他对这一系列的事情的由来是很清楚的,与门派中的人阴谋论了一大通,寻了两个武林魁首作为假想敌。
不过他倒不是无的放矢,暗地里寻摸了一段时间,要找出证据来。
嵩山派与少林寺同在嵩山,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少林乃是武林千年的正道龙头,可嵩山派就这么硬生生的在少林边上发展起来了。
再说华山的剑气之争,从前先辈传下来的时候,是没有这一出的,纯粹是后人搞出来的名头。
究其原因,是当年岳肃、蔡子峰这二位华山祖师,对于《葵花宝典》这门武功的争议。
岳肃、蔡子峰这师兄弟二人当年好得比亲兄弟还亲,他二人一道往莆田少林寺做客的时候,偷看了不知怎么流传到少林寺红叶禅师手上的《葵花宝典》。
因为时间紧迫,师兄弟二人各记半部,待到回宗之后,才合并商讨。
问题在于,葵花宝典的上半部与下半部所重不同,师兄弟讨论起来,风马牛不相及,武道理念出现了大分歧,最后竟然决裂,门下弟子也分为两支,剑宗和气宗的矛头就是这么出现的。
在华山剑气分宗之前,宗门的力都往一处使,那时只有华山派,什么五岳剑派的大旗,华山都不稀得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