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结婚就事多不说,最关键还是赵清河是高攀,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这般一来要准备的就多了。
侯夫人说得口干舌燥,抿了一口茶想了想才低声道:&ldo;听闻常将军只好男风,那陪嫁丫鬟可以改成陪嫁小子……&rdo;赵清河正在喝茶,听到这话差点喷了出来,&ldo;义母,您还真是……太周全了。
&rdo;侯夫人假咳了一声,因为之前六皇子就提前打了招呼,她这边也准备过,所以才会什么都想到了。
&ldo;这话你们男子怕是不兴听,可这嫁人就是这模样。
况且你与常将军一同出生入死,就算有几个小蹄子也不会扰了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
你瞧我和你义父不就好好的,只要那些人老实,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人多才热闹,你瞧我们四个正好可以打马吊,找人凑数也容易。
不过也不能太多,否则后宅就乱了。
对了,常将军以后必是要留后的,这个你得盯好,必须得是签了死契的丫头才成。
否则借着你无子心大了,可就难管了。
&rdo;赵清河哭笑不得,却也知道侯夫人这是推心置腹,才是婚礼之事有朱家插手,给赵清河减轻了不少压力。
婚礼本来事就多,还有不少忌讳。
不少东西是不能乱用的,逾越了严重会被砍脑袋,现在有朱家人帮着把关,让赵清河轻松不少。
朱家人虽然自贬如尘埃,可到底也是公侯之家,对于这些礼仪还是十分清楚的。
赵清河虽然许多事不用管,却依然忙得团团转,赵家老两口正准备赶赴京城,他刚得到的大宅子就得需要他去布置,还有挑选奴仆等等。
赵清河对这些毫无经验,这种事常廷昭也帮不上太多忙,他自个常年在外也是个不怎么管事的。
除了几个亲信给自个跑腿,其他伺候的人大多是定国公府里的家生子。
这些人赵清河可不敢用,就算对常廷昭忠诚可对他可就不一定了,兴许还不如外边买的好使唤。
可外边买的奴仆虽说有死契,可不知根底也不保险。
赵老汉老两口都是厚道的,从前也没被人伺候过,只怕到时候还被奴仆骑到头上。
更甭说还要帮赵清河管理京郊的庄子,赵清河又没工夫经常去看,到时候被黑了都不知道。
&ldo;这产业多了也是个麻烦事啊。
&rdo;赵清河望着手里资产不由感叹。
皇帝倒是个大方的,赐给他大宅子和不少土地,可这么一来找人去管理就是个问题了。
赵清河连个小领导都没做过,让他折腾这些还真是有些头大。
当归提着水壶走了进来,一听这话不由笑了起来,&ldo;大人,您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rd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