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影响学习,也曾暗示婉拒过,但她的锲而不舍最终还是打动了他。
在一起之后,她对他比以前还要殷勤,同学玩笑说她是二十四孝女友她也毫不介意。
他劝她不要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甚至给她定了详细的计划表,拉着她一起学习,但她的回应多半是敷衍。
虽然她不是很努力,但成绩其实不算差,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但高考时发挥失常,成绩才够专科线。
他劝她复读一年再考,她说即便她复读也不可能考出去和他一个学校,所以专科本科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上大学之后,顾昭明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发现自己拼命争取的,在旁人那儿却唾手可得,甚至是有些人的退而求其次或不入眼。
他愤愤不平却无济于事,他握在手里的筹码太少,成绩是他被这个现实社会接纳的唯一一块敲门砖。
也是上大学之后,他和女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她和他说的,来来回回就是那些情情爱爱的事,谁和谁吵架了,谁和谁和好了,哪个同学失恋了,哪个渣男劈腿了,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探问和查岗,好像所有人都和她一样,脑子里就只有恋爱那点儿事儿。
不过没等他提分手,大二寒假时,女友就先开了口,说在他这儿得不到安全感,一直以来都是她单方面的奔赴,她累了,不想再跑了。
那天两人和平分手,他反思了两人交往以来的点点滴滴,确实感到歉疚。
只是戏剧性的,没出一个礼拜,他便在街上碰见她和新男朋友手挽着手上了一辆奥迪A6。
她的新男友他也认识,曾和他们一个高中,水务局局长的儿子,家里开了几家小超市,在当地算是有权又有钱。
她后来打电话跟他解释,说新男友确实追她小半年了,期间也送了她不少东西,但她都没收,她没劈腿,也不是看对方的条件,只是想找一个爱她更多的人。
她所有的解释在他听来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没有被劈腿的恼怒与难过,只是特别的沮丧,那样一个单纯的恋爱脑姑娘,也抵不过现实的诱惑。
那之后,顾昭明没再谈过女朋友,初恋的事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谈爱的资本。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和社会活动上,本科毕业后考了研究生,毕业那年顺利考上了公务员。
接下来的数年,他几乎是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工作,他没有关系背景,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
对于爱情他并没有太多的憧憬,甚至连恋爱的兴趣都提不起,他预想的婚姻,就是在领导为他介绍的对象里选一个综合条件最好的,最好能对他的仕途有助益,外貌和性格基本过关就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