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奴儿,待我好好疼惜你。”
萧玉山又听他唤自己幼时名字,实在气不过,却在刚撑起身子时,被按回躺椅之上。
下一瞬,利刃闯进来,甚是蛮横。
储栖云受用得很,一时得意忘形,拟作策马之姿,哑了声音问他:“不爱听这个?”
萧玉山眉心微蹙,眼角眉梢具是绯红,好一番面含春潮之态。
即便如此,他犹自咬牙,一手撑住躺椅稳住身子,一手反勾储栖云脖颈,狠歹歹地警告:“不爱。”
“玉奴”
二字可不是幼时乳名,乃是当今皇帝六岁以前的正名。
至于这名字的由来,又有许多故事。
原来,这萧玉山之命委实太好了些,投胎到皇后腹中,未出生就已稳拿太子命。
出生之后,又与旁的孩童不同,不仅啼哭清亮如灵鸟啼鸣,眉眼更是将先帝平生所见的婴孩都比了下去。
有子如此,皇帝自是喜上眉梢,皇后却时而哀叹。
皇帝不解,遂问及缘由,皇后只道:“稚子小儿孱弱,只怕担不起如此天命,将来多病多灾。”
漂亮孩子命不长,也不知道是打何处传出的说法,不仅民间百姓信奉,连贵胄之族也颇为在意。
皇帝左思右想,只得效法民间习俗,给皇儿取个贱名——于是乎,“玉奴儿”
三字便跟着萧玉山直到六岁之年。
那一年,萧玉山身患恶疾,高烧不退。
皇后守着皇儿日夜啼哭,皇帝不得法,不顾朝臣阻拦,将小太子送入虚鹤观,请老神仙苍阳道人赐药。
苍阳道人虽不愿卷入皇族斗争,但素来心善,只叹稚子何辜,终是留下小太子,请陛下归去,约定半月之后即可接人离去。
那时候,日夜照看萧玉山的,除却苍阳道人,便只有不过十岁的储栖云。
储栖云五岁前颠沛流离,沿路乞讨之时被苍阳道人捡回来,五岁之后久居道观,身边都是师兄,连女娃娃什么模样都不记得。
那时候,他见了昏睡不醒的萧玉山,只以为是哪家富户小姐被人送来养病。
半夜之时,他奉命守候,举着红烛细细打量萧玉山尚未长开的容颜——虽未长开,却已隐隐有动人之姿,明珠美玉似的。
储栖云一时看的呆了去,蜡烛倾斜,烛泪溅落在手背,痛得他忙连连甩手。
却不想,这一连番动作险些引来杀生之祸,火星溅落在萧玉山白璧似的面颊上,即刻烫出燎泡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