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里的路,穆清彦歇了两回,出了一层薄汗。
穆林一步抵他两步,几次要背着他走。
穆清彦也觉无奈,有点儿高估这副身体了,大概还是大病初愈的缘故。
前方就是城门,古朴大气,不断有车马行人进出。
凤临城的繁华,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凤临城背靠大山,面向大河,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
走陆路,途径凤临县城,再三四天便可入京畿。
若走水路,也能在渡口靠岸,转陆路走凤临县。
也正因此,令穆清彦有点儿担忧。
县城只能严查进出人等,却不可能为个采花大盗关闭城门,如今黄员外盛怒,采花大盗是否还留在城里?如果那采花大盗是个流窜作案的,侦破的难度可想而知。
进了城,热闹喧嚣的古代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略微的恍惚,有种时空错乱之感。
“二弟?二弟!”
穆林见他发呆喊了两声。
穆清彦回神:“大哥要回县衙?”
“对,二弟,你就在平安街,别走远了,等一会儿得了机会我去找你。
要是累了就去赵大哥家坐坐。”
穆林不放心的嘱咐他。
赵山的面摊儿就在平安街,以往穆家进城都去那边,比较熟悉。
等着穆林走了,穆清彦问了路,去了枣花巷。
来时的路上闲聊,他佯做好奇,问了关于采花大盗的所有案情,其中就包括第一位受害者的住址,正是枣花巷。
那家走得急,直接把房子兑给牙行,价格压得很低,据说因为出过事,很多人心里忌讳,现今还没找到买主。
枣花巷就是平民区,住宅密集。
巷道略窄,两边住户对开门,泥土地面,直走到巷子深处,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门落着锁,院内种有梨树,微风一吹,就有雪白梨花飘飞而出。
案发至今尚不足二十天,院内梨树生机旺盛。
这两个条件一满足,穆清彦就能完整的回溯案发当晚的情形。
双目微合,精神力沿着脚下探出,越过院墙,附着在梨树身上。
梨树无风摇曳,肉眼难以觉察的蒙蒙银光流转闪烁,周遭空间扭曲,天光忽明忽暗,最终停在案发那天的夜晚——
夜色漆黑,各家都已沉睡。
穆清彦借助梨树为依托,清楚的看见院墙外翻进来一个人影。
院墙高六七尺,略掌握点儿技巧,很容易翻进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