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手里的,正面是元亨通宝四个字,背面是光背无字。
当然,周敏是不应该识字的,所以只能这么含糊的问。
齐老三过来接了铜板在手里,对着太阳一看,便笑道,“这是元亨通宝。”
“元亨通宝,那不是□□爷时的东西了?”
冬叔也不由奇道。
由这铜钱引出来,周敏这才头一回从长辈们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这个时代的介绍。
不过内容也简单得可怜。
据他们的说法,元亨是□□皇帝的年号,距离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
上元实际上也不是现在皇帝的年号,而是先帝的。
现在换的这个皇帝,年号叫做永嘉,铸币肯定是有的,但应该尚未流通到大石镇这边来。
周敏对此十分佩服,一百多年了,齐家却还住着这屋子,其间没有任何挪动,以至于这一串铜钱始终没被发现。
不过本朝立国百来年,看样子应该尚在承平年代,就算要败落也不会那么快,也就是说,接下来的生活会比较安稳,如无意外,朝廷政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不是动乱年间,让周敏着实松了一口气。
毕竟打起仗来,那是什么道理都不讲的。
她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挣下一点家业,官兵土匪之类的一来,就什么都不剩了。
虽说这大山里看起来不像是会被战争影响,但谁知道呢?这念头一转而逝,回到眼下,周敏见长辈们还在翻来覆去的讲古,正讲到先帝驾崩、今上登基时的事。
据说当时县里衙门派了快班在镇上张贴告示,又让人往各村报信,让众人都换了素色的衣裳,家家户户都挂白幡,二十七日内不可饮酒吃肉,更不可婚宴嫁娶。
因为场面很大,所以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
周敏闻言,不由好奇道,“不知道那是多久之前的事?”
却见长辈们听闻此言,面色微变,都露出几分古怪神色,却是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周敏心下诧异,但却也按捺住了没有追问,而是令起了一个话头,“爹你识字?”
这可太奇了,万山村里是没有学堂私塾之类的东西的,也没考出过秀才。
就是最富裕的齐老费家,那也是把孙子送到镇上去启蒙,等学完基础的内容,还要继续深造,就只能去县里了。
没想到齐老三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病人,竟然识字。
周敏又想起之前在邱家,石头提过自己的大名叫做齐世磊。
当时她还好奇过这名字是怎么起出来的,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齐老三这个父亲的手笔。
齐老三道,“小时候家里还算宽裕,我在镇上念过两三年的书。
却也只读通了几本幼学的书,先生又讲了一本论语。
这么多年,早忘得差不多了!”
语气中不无惆怅之意。
其实像万山村这样的小山村,万难供养出童生秀才,就是送孩子去读书,也只求开蒙,懂得写写算算罢了。
若能在镇上或是县里找一份工最好,就是不能,日常买卖东西也总用得上。
但是读过书的人,得窥见外面世界的冰山一角,自己却永远走不出去,大部分人或许习以为然,但齐老三这样稍有心气的,自然会不甘心。
只是不甘心也过了这么多年了。
见他的情绪似乎不太好,周敏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这一串铜钱虽然只是个小插曲,却激励起了众人的热情,不但将齐老三和安氏住的屋子给收拾了一遍,还打算趁着过年前把整个家都收拾一番,说不准还有新的收获。
对周敏而言,这倒是意外之喜。
因为就算别人不提,她也是要开口的。
——她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借由这件事,引出自己埋在窗下的银子,假装那是先祖攒下的。
既然已经大动干戈了,周敏便建议索性连房子也一并改造一番,“东西既然已经搬出来了,不如把墙重新刷一遍,再把窗户开大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