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末了,许家老爷子的儿子特意感谢了顾舜华,说这次自己爷爷很满意,又给大家伙都包了瓷实的包。
顾舜华知道这许家来历不简单,雷家对他们都得高看一眼,不过倒是也不亢不卑的,受了这包,谢过了。
等离开许家,就有人打开了,大家一看,都惊到了。
顾舜华也看了看自己的,竟然给了八十八块钱。
这可真舍得!
冯保国和顺子都高兴得要命,其它几个弟子也都觉得“沾小师妹光了”
,更别说另外几个根本不是顾全福手底下的,都笑着说鸡犬升天,没拿过这么大的包。
回到家里,顾舜华高兴,顾全福却是早就预料之中的:“舜华,这次烹饪大赛,你出了风头,又上了报纸,接下来名声、吹捧、堂会和钱财,全都朝你奔过来,不过你可得记着,做人不能忘本,这个时候,更得有个主心骨,可不能晕了头。”
顾舜华:“爸,我明白你的意思。”
她爸是红过的,当年勤行里也是被人捧起来的角儿,后来被贴大字报,人人都踩,日子过得是真不行。
只有真正经历过起伏的人,才能平静地看待这一切,那些没经过事的,在这个时候很容易飘起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她道:“爸,你放心就是了,我记得你的嘱咐,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我只是勤行里的一名厨子,练好自己的手艺,这就是我的本分,别人吹成啥样,我也会记得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必须说一下的事,有姐妹提到大会堂安保严格是不会让自带厨具的,女主应该提前想到这一点。
可问题是,那个时候的大会堂是允许自带的!
我文中写的是全国青年烹饪大赛,但事实上参考的是1983年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那个时候各省市都是自备厨具以及食材前往人民大会堂参赛,甚至有省份专车运送黄河鱼。
至于福建那边更是动用了级别不低的官员,千里迢迢将福建特产食材运过去北京。
当然也有惨的,比如湖南湘菜大师王墨泉,自己借了六百块钱购置了炊具食材挑着上百斤重的担子进北京去人民大会堂参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