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古时小姐眼皮子太浅,见个眉端眼正的就想着花前月下,会传情递柬隔墙赋诗就以为是社会精英,生生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冷笑话。
王宝钏看似不如此,何尝不是如此?不久,她和薛平贵慷慨激昂的日子果然过不下去了,《天仙配》里唱道&ldo;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rdo;‐‐那是仙女拿话来哄董永的。
&ldo;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rdo;是劳动人民聊以自慰的美好愿望。
要不是靠着仙女儿天上练就一身织布的本事,又施法招来六位姐姐帮衬,指着董永那点力气、那么实诚的心眼,一辈子别想摆脱长工身份,逃脱地主老财的剥削。
薛平贵于是决定去参军,谋个前程。
王宝钏留不住他,她心知这是唯一的出路,不然只有双双饿毙的份。
爱情永不会是男人生命的全部。
她所珍爱的,必将弃她而去,这是她的宿命。
谁叫她爱上的,是这个男人可能的、光明的未来。
不知她有没有暗自后悔,不过以她的刚烈,就算是后悔,她也不回头。
马就系在远处的树下,他要走了,留给她干柴十石米八斗,嘱咐她在寒窑度春秋。
他也知道这点米粮不抵什么,就算不算上通货膨胀也支撑不了多久,可他现下能给她的全部,也就这么多,所以他对她说:&ldo;王三姐呀,守得住你将我守,你守不住来将我丢。
&rdo;他话已言明,皆因他知前途未卜,生死难测,他走后这点米粮绝不够一女子长年过活,所以他有言在先,宝钏啊,如果你实在过不下去了,有合适的人,你改嫁了我也不怪你,如此给她留后路,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
他话虽残酷,终是好男儿坦荡荡,好比英雄即将要赴千里疆场,将生死都清了。
王宝钏应道:奴在寒窑就度春秋。
守不住来也要守,纵死寒窑我也不出头!
这般斩钉截铁义无反顾,似乎有非把自己塑造成贞节牌坊的意思‐‐她已经是烈女了,就欠个贞节。
结果那薛平贵接着来了一句:&ldo;着哇!
三姐说话志量有,上得古书美名留!
&rdo;‐‐你自己要当贞节烈女,我乐得成全顺手送你个牌坊。
在王宝钏的一生中,真正快乐充实的时光,不过是小乔初嫁了,与薛平贵朝夕相对遥想将来的一段日子,那时她如仙女临凡,她看他如陌上春动,英气勃勃,彼此有一种相知相惜的喜意。
可惜良时苦短,等到生活的艰窘来磨损爱意,他转身奔赴前程而去。
爱情从现实走向虚幻,王宝钏即陷入一种无法掌握未来的盲目等待当中。
第39节:将等待变成姿态(3)十八年,王宝钏停留在回忆中,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