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外面那些穷困潦倒的,面黄肌瘦的,战斗力虽不一定比得过吃饱喝足的村民,战斗意志却是更强,因为其不怕死,战斗就是为了活命。
亡命之徒很是可怕。
然不可能为了战斗,强行将村民变穷。
那就只能许可更大的利益,当下参照军功授爵制,制定起战斗条令。
黄月英硕士和博士都是管理学,且创造管理过企业,内心很有管理精神。
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说起来,古代很落后,也很无聊,都没有娱乐,幸好黄月英是重事业之人,对娱乐没有高要求。
然黄月英深知,劳逸结合,出游等团建,能凝聚团队,也能提高效率,正思量,何等娱乐或是思维方式,才能团结大柳树村人,使其有归属感?
思之,当让村民有不同思维方式,只喜欢大柳树村,则不生反心。
话转回来,这需要大柳树村,有不一样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上层建筑、最好的凝聚力。
还有一个隐患,必须解决于内部,就是黄月英的女子身份问题。
目前人数少,又都得黄月英照拂,仍然有不服之人,日后人多,难免会有人生异心。
若是有人夺权,前期努力功亏一篑。
说来,黄月英不是有抱负,却不是恋权之人,从坚持与合伙人五五分成即可看出来。
此番专权却是不得不为,乱军之中,需要有领路人,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黄月英只能一条道路走到黑,等到革命成功之后,再思虑变更此事。
女子身份需要解决,防止有心之人,加以利用。
黄月英当即安排陆云,大肆宣传花木兰与祝英台的故事。
黄月英也思量着,需得找些女人,封为小吏,要有女人的群众基础,最大程度捆绑利益,地位方才稳固。
大柳树村中,有经验的农夫,观测天时,言过两日有春雨,村长下令,关闭村门,各家速速播种,不得延误。
隐在树梢的暗探报,吴登大喜:“趁春耕之时,杀他个措手不及!”
军师袁漾言:“不可,春耕耽误不得。
待其种植之后,再行攻村,免去诸位弟兄耕作之苦,只捡村民嫁衣。”
吴樊怒道:“吾等英雄,岂可种地!
抓住村民,以作奴隶,令其种植即可。”
袁漾:“派遣入城的细作,尚无消息传出,此番攻城,村民登墙作战,必误农时!
何以秋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