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完了灯谜,就要赏花灯,走百病,去一年晦气,消灾求健康。
陈家好歹也是个大户人家,不能和那些百姓混杂在一起,陈老爷便在潘楼街上租了个高楼,带着众人登楼赏灯。
小刘妈妈向李氏要了个恩典,自己和薜荔换上了毛青布衣服,把簪环卸下,只做一对普通母女上街赏灯。
薜荔觉得自己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哪是古代的灯市啊,这比起现代的夜晚也不遑多让。
尽管这时候大多数的蜡烛还是土法所制,不甚明亮,比不得海上来的洋蜡烛。
但当众多争奇斗艳的灯笼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点点荧光却占据了整条街道,薜荔看了这个顾不得那个。
这家卖的是老人灯,老人做的栩栩如生,还仔细配了衣服帽子,最绝的是这老人竟然在不断摇着头,就好像活人一样。
边上的店看自己被抢了风头,便搬出来一盏不差多少的秀才灯,做的俊秀异常,一身方巾儒袍,活似再世诸葛亮。
第三家店不慌不忙,在一众人期待的视线里面摆出了一盏鱼驼楼子灯,金漆红油刷了个精美,细小的珠子串成了重重花纹,还有两个小人坐在二层处,随着鱼嘴的上下翻动而靠近,离远。
薜荔的眼珠子差点贴在了鱼驼楼子灯的两个小人身上,垫着脚想这灯匠是如何让灯动起来的。
想着想着,脚下就离了地。
扭头一看,是小刘妈妈把她抱了起来。
一眨眼的功夫,她手里就多了一盏小巧的莲花灯,层层花瓣富丽荣华,倒也好看的不得了。
薜荔心满意足的提着自己的新财产,也不伸着脖子去看花灯了,改为老老实实地和小刘妈妈一起走起了百病。
这节日习俗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指从潘楼街到酸枣门街这段距离。
许多平日里只能在家出不来的妇人们,都借着这次机会出门逛逛,边走边吃边赏景,好像是一场专门给妇人们举办的庙会似的。
薜荔拉着小刘妈妈在每个买小吃的摊子前面打卡。
吃完了梨干梨条梨肉胶枣,又塞了一嘴的旋煎羊白肠和盘兔肉,再往前走,几个卖莴苣笋杏片梅子姜的也吆喝的正热闹。
薜荔和小刘妈妈找了家卖片儿汤的小铺子坐下,一人点了一碗汤解腻。
这汤铺老板年纪已经不轻了,露在头巾外面的头发已然黑白相间,笑起来便是满脸的褶子。
他的片儿汤味好,闻着就香。
除了片儿汤之外,还卖一些腌姜之类的小菜,由一个小男孩看着,喝汤想吃小菜了,就拿出一文钱递给男孩,男孩便切下一小块腌姜,每块大小相等,谁也不亏了少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