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杜家除了杜夫人,竟然没人知道杜若和是女儿身,若他把这个秘密捅出去,就离真相不远了!
张峥心里盘算,来一次,果然收获巨大啊。
大白杜家三代单传的嫡子杜若和竟然是个女子?这个话题,在京都一下子就火热起来。
百姓们不懂,高门大户之间,却不这么认为,联想到杨序曾经在一个屋子,被人分尸,可见是得知秘密,被灭口了。
杜家当家人是杜若和的祖父,闻言大骂,简直是信口雌黄!
这会儿,管家也不敢隐瞒,这么多年,给小少爷洗澡,换衣服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不曾换过。
但是他到底是一府管事,听说一件奇怪事,有一次,负责洗衣的丫鬟,在杜若和的床单上发现了血迹。
“难怪,这两天,只要提到若和的亲事,陈氏就多加阻挠!”
杜若和的娘亲陈氏,和陈淳家里还有亲戚关系,因此,此事被陈淳得知,她这个做姑母的,并没有说什么,只吩咐一定要保密,不然就乱套了!
陈氏一直在想法子,总不能让闺女一辈子做男儿身打扮,这样就耽误了嫁人生子!
有陈淳在,陈氏就放心一些,想着大不了,对外宣称,若和有断袖之癖,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却能让二人真正地在一起。
到时候,再找个门前兆李海棠以为自己隐瞒下去就可以,先拖延着,等到了京都再说。
该知道的,早晚会知道,那么晚知道一日,至少这段时间,还能轻松的过日子。
一切都是她想当然,忽略这个时代百姓们八卦的热情,而香梨在客栈的大堂路过,听人说起京都惨案。
如果茶楼的说书先生不说,众人真不知情,也有知道分尸案的,却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香梨听到杨序的名字,来自北地,当即就慌乱了。
“小娘子,咱们不是说书的,就是旁听而已,具体的不知情,你要是想听经过,就去茶楼,那边晚上也热闹。”
有好心人告知崔香梨,她深以为然,提着一颗心,带着王婆子去了茶馆。
说书人还是下晌那位,稍作休息,又把下午所说的重复一遍。
杨树村的案子,千真万确,过程中没有添加多少水分,因此,香梨对说书人有几分信服,等听到京都松鹤书院,她不免多了几分关心。
李海棠见到香梨的时候,她正躺在床上,面色苍白,而王婆子正坐在一旁抹着眼泪。
“萧夫人,这可咋办啊!”
王婆子也没了主意。
实在是她家小姐命苦,自家夫人没了以后,小姐的日子越发艰难起来,有要拿女儿换钱的爹爹,主仆二人这才逼不得已远走他乡,本想着能投奔杨家,好歹有个归宿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