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黑木匠家找了一块板子,直接用烧黑的木棒在板子上记录报名的人。
村正接过赵芸欢搬来的板子,数了数上面的人数:“这么多人?”
他还以为,赵芸欢要的粮食和土坯砖会劝退很多村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报名。
赵芸欢开口问:“阿叔,依依阿嫂要不要跟着一块学做红薯粉条?”
王依依是村正儿子范立信的媳妇,若是村正想让王依依也跟着学做红薯粉条,她不是不能走个后门。
村正摆了摆手,开口拒绝:“不用了,她在家还得带孩子。”
范大头已经5岁,其实不用王依依一直手把手带着,但村正不想村里人被背后戳他脊梁骨,统共就10个名额,他身为村正还得占1个。
最主要的是,他打算送范大头去县里上学堂,到时候王依依得去照顾他。
赵芸欢点了点头,既然村正说不用,那她就放心大胆的按自己的喜好选人。
赵芸欢和村正定下10个人名以后,由村正去通知。
村里人在知道赵芸欢收的10个徒弟都有谁以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些报了名没被选上的,想让村长帮忙求情,让赵芸欢走个后门,但都被村正挡了回去:“赵三娘可是说了,她就收10个徒弟,若是让她多收1个,她就1个都不教了。”
找村正说情的村民这才死了心,若是因为他走后门,让其他10个人也当不了赵芸欢的徒弟,那他们家得被记恨死。
村正安慰那些报了名没被选上的村民:“没事,赵三娘也说了,只是今年先收10个徒弟,等以后还会再收徒弟。”
在收徒这一日,赵芸欢准备了一份契书,没办法,准备十份成本太高。
契书上面清楚的写明,在明年红薯成熟前,10个徒弟一要每人每日送两块土坯砖,二要结清一担粮食,三要在赵家做帮工。
在契书最后,赵芸欢还特意标明,就算10个徒弟学会做红薯粉条,也得到明年红薯成熟以后才能开始独自做红薯粉条赚钱,而且他们十年之内不允许收徒弟,不允许把做红薯粉条的方子传出去,否则天打五雷轰,断子绝孙。
‘断子绝孙’,这对村里人来说,是很重的誓言。
在村正的见证下,赵芸欢收的10个徒弟给赵芸欢行了拜师礼,在契书上按下手印。
他们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只能按手印。
赵芸欢则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
村正看着她写字,惊讶的往前凑了凑,却发现赵芸欢写的名字跟上面契书写的字很像。
村正问:“你会写字?”
一旁站着的10个徒弟,看赵芸欢的目光又添了几分崇拜。
赵芸欢笑着开口解释:“是阿哥闲暇时教我的。”
村正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村里会写字的男娃都少的很,更别说女娃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