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责全求备之意太浓,也有激起哗变的可能。
而夏侯澜深晓,一支军纪严明、作风硬朗的部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
这当中所需的经历和时日,是对作为统帅,尤其是首任统帅之耐心的最大考验。
另一方面,随着夏侯澜沿途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
数日后,由袁绍率领的十多路后续部队,也一一赶至。
而当他们看到夏侯澜正率部防疫之时,又纷纷为其“人道主义”
精神所折服。
以至于夏侯澜竟意外的再次声名远播,并竖起了在人们心中,于勇猛印象之外另的一面旗帜——仁厚。
终于,在为期半个月的沿途整理下,夏侯澜总算率着千余士卒,于十八路诸侯之后,最后抵达。
而在这半个月中,夏侯澜虽然无暇对其所部将士,进行认真完善的军事训练,但部队整体上的精神面貌、纪律性、凝聚力等,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
这又让率众迎接夏侯澜归来的曹操及曹营诸将,称奇不矣。
盟军驻扎之地,皆为荒野废墟。
事实上,整座洛阳城都已成为焦土。
有知者告之夏侯澜。
原来,自董卓回京之后,便立即展开朝议,强制迁都。
虽然有杨彪、黄琬、荀爽等朝廷重臣劝阻,但怎奈何董卓强势至极,竟直接罢其为庶人。
随后,又有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之辈谏言,董卓却连话都懒得讲,直接推出杀掉了事,来了招杀鸡儆猴。
事实上,若非顾及到杨彪等人有世家大族为其底蕴,又于天下士林中拥有崇高地位……换了旁人,按照董卓脾性,也定是照杀不误的下场。
于是,这番连贬带杀之下,朝野自是惊若寒蝉,无人再敢违逆。
其后,董卓又从李儒之言,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
,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以做军用。
不止如此,董卓更遣李傕、郭汜二人,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
临行前,又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
自此,整座洛阳尽皆化入火海……正文【034】虽千万人吾往矣!
999文学更新时间:2011-1-721:36:59本章字数:3452洛阳,自古便有华夏第一都的美誉。
其仅于东汉之前,便曾是夏、商、周的三朝首府。
而其别称、美名也更为繁多。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诸如:斟鄩、洛邑、雒阳、东都、神都等等。
可惜现在的洛阳别说是神都了……连首都旁的菜场都不如!
话说当日孙坚抵达洛阳后,眼见四处火起。
虽已竭力扑救,却仍然忙了半个月,才将大火熄灭。
但出人意料的是……孙坚竟于皇宫一废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
按说如此机密之事,本不当闹得人尽皆知。
但机事不密,又向来都是任何老板,想防而又难防的麻烦。
说到底,——人心难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