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正式开始大约要等到五月。
扯远了,徐文美不愧是能在深宫沉浮多年,周旋于两代君王的人,平安一说报纸,他就立刻明白了。
于是平安省下了不少解释的功夫,只大略将民间报纸和朝廷邸报的不同分析了一下。
徐文美立刻信心满满,表示绝对没有问题。
平安有些惊讶,“师父,当真不需要我帮忙吗?”
“不必。
我已有了主意。”
徐文美道。
不愧是师父,这脑子转的速度比自己快多了,平安好奇的问,“什么主意?”
“暂时不告诉你,你不妨猜猜。
倘若猜对了,师父就给你留个好东西。”
徐文美含笑道。
从今日见面之后,一直都是平安在主导对话,盖因他说的东西,自己都全然不了解,所以便只能听着。
但经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徐文美对于这种态势却不怎么满意。
他是师父,怎能让徒弟压得丝毫没有反驳之力?如今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也得让平安知道,天下那么大,并不是他一个人最厉害。
平安想了一会儿,还真猜不到他会有什么办法,只好道,“猜不出来,师父就别卖关子了。”
“且猜着。
在我离京之前猜出来都算。”
徐文美道。
平安便说,“那师父得先告诉我,你要留给我的好东西是什么。
若东西果然好,我当然用心去猜。”
“不行。”
徐文美毫不犹豫的拒绝。
……因为皇帝要求平安留在这里陪伴徐文美,于是平安就真的闲下来了,什么事情都不用去做。
这几年来平纳已经习惯了忙碌,这陡然空闲下来,心里还有些不自在。
感觉好像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于是他撺掇着徐文美去跟皇帝说,放他们两个出去见识见识文会的盛况——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已经有不少附近的文人士子们聚集在了京城,每天在客栈或是寄住的寺庙里呼朋引伴,高谈阔论,一时间京城人文荟萃,连茶楼的小二都能开口说两句学问了。
尤其是在平安的要求下,被皇帝特旨划出来举办文会的金明池边,更是日日都人声鼎沸,有不少士子在这里辩论各家所学,因此有了不小的名声。
这种小型的文会,朝廷非但没有禁止,反而专门给他们划出地盘来,鼓励大家一展所长。
毕竟等到正式的文会开始,不可能随便什么人都能登台,在皇帝面前辩论。
出风头就不提了,万一这人是个扶不起的,根本没有真本事或是一见大场面就说不出话来,岂不是要在皇帝面前丢脸?到时候皇帝只会觉得是举办的人没有安排好,根本没请来真正有本事的人。
邀功不成反而会被处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