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不知道景平长公主到底跟皇帝说了什么,但他们前脚离开,后脚方才派人去探听过皇帝消息的嫔妃们,都收到了皇帝派人转达的斥责,并命她们在各自宫中闭门思过一月。
如此一来,之前商量好的事情只能推后了。
贾家收到消息之后,很是惶恐了一阵。
但听闻并不止元春一人如此,便也放下心来。
法不责众,况且不算是大事,想来没什么大碍。
一个月的时间也不长,又不是等不得。
不过私底下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先去跟薛姨妈通个气。
或许只要露出点儿风声,甚至不需要进宫,薛家就答应了呢?如此也就不需要劳动娘娘了,毕竟她在宫中的日子也不好过。
于是这日王夫人带着贾家的三个姑娘,到薛家来做客。
宝玉闻听消息,也吵着要去。
上一回老太太答应了他会留下黛玉,结果一转头人就走了。
宝玉为此怏怏不乐了许久,这几日方才好些。
他并不知道黛玉如今住在石钟寺,还以为是在薛家,所以听说要去做客,立刻缠着王夫人也要跟去。
若是平时,王夫人被他歪缠不过,少不得也就答应了。
但如今既然起心要定下这桩婚事,宝钗和宝玉就不便再见面了。
况且自己生的儿子自己知道,宝玉多半是惦记着黛玉才要跟去,她是绝不会允许的!
所以最后来的只有三位姑娘。
宝钗接待她们在自己的院子里说话,那边儿王夫人就跟薛姨妈单独相处,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将话题转到了这上头来。
和郡王时常来走动的原因是什么,薛姨妈心知肚明。
但那边儿没请人登门提亲之前,她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就是心里再高兴再得意,也要遮掩一番,因此王夫人问起,她便也故作发愁的抱怨了几句。
哪知道王夫人转头就说到了自己的宝玉,薛姨妈回过味来,心内不由五味杂陈。
最初她不是没有看好过黛玉,但那时候贾家的意思十分含糊,王夫人倒是有心,但又说老太太看重黛玉——这待价而沽的姿态,薛姨妈自然也是明白的,否则也不会被薛蟠说动,回金陵去。
等再来京城,贾家将借钱和婚事扯在一处说,她就不大高兴了。
好似自己就该拿出白几十万两银子来,又搭上个女儿进去,还是占了贾家的便宜似的,这世上哪有这种道理?想明白之后,薛姨妈对此事就淡了。
其后王夫人没有再提,她本以为这事算是黄了,如今只一心盼着长公主府那边来人提亲,谁知王夫人竟又提起来了?她笑着道,“这都是孩子们小时候说的玩笑话了。
如今他们各自大了,姐姐可别再开这样的玩笑。
宝玉是个极好的孩子,将来前程远大。
不是我贬低自家孩子,只是宝钗的性子随了她父亲,太过刚强又不懂转圜,同宝玉怕是处不来。
我这心里也是发愁得很,她这样子,恐怕只能找个她辖制得住的才好,有她哥哥看着,总吃不了亏去。”
言下之意,除非王夫人肯让自家儿子被辖制,否则这门婚事还是算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