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日暮时分。
&esp;&esp;雾霭笼罩,裕溪河上战船若隐若现。
&esp;&esp;庐州知府站在岸边,看着河面,心情十分沉重。
&esp;&esp;按照之前的约定,明公子应该回转,却是还没有动静。
&esp;&esp;“轰隆隆”
,随着一阵惊雷,豆大的雨点簌簌落下。
&esp;&esp;庐州知府只觉得心惊肉跳,转身回了帐篷。
&esp;&esp;这样的雨势,或许只是老天留人?
&esp;&esp;庐州知府摸着胸口,让自己镇定下来。
&esp;&esp;庐州大营说是大营,实际上为了方便送新丁上船,就在裕溪河西岸码头不远处临时驻扎。
&esp;&esp;驻地的帐篷不全。
&esp;&esp;四万兵卒,老卒还好,勉强挤在帐篷里,新丁倒是有大半没有遮挡。
&esp;&esp;深秋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寒。
&esp;&esp;大家挤在一处,跟小鸡崽子似的,很是可怜了。
&esp;&esp;“这雨越来越大了……”
&esp;&esp;“凭什么他们有帐子?”
&esp;&esp;“咳咳!
太冷了,熬不住了……”
&esp;&esp;不患寡而患不均。
&esp;&esp;本来被强拉抽丁,大家就存了不忿,这场秋雨更是淋得人透心凉。
&esp;&esp;不知哪个带头,浑身湿透的新丁们,就往军帐那边去了。
&esp;&esp;能挤一挤的就挤一挤,不让挤一挤的,就动起来拳头。
&esp;&esp;可新兵没有铠甲兵器,老卒却是穿了盔甲,手中拿了兵器。
&esp;&esp;一堆泥腿子,不服顺,还敢咋呼,这不是欠收拾是什么?
&esp;&esp;不少老卒们也憋着火气。
&esp;&esp;大家都是六县抽调上来的,都是庐州军,可硬是分了三六九等。
&esp;&esp;州府兵待遇,就高过县兵。
&esp;&esp;几万人马的后勤安置,不是小数目。
&esp;&esp;负责安排这些的,是庐州知府从府兵里带来的人。
&esp;&esp;这些人,自然偏着嫡系。
&esp;&esp;军帐、伙食,都有差别。
&esp;&esp;偏生庐州知府为了防止下边看出蹊跷,只抽调了县兵,并没有抽调几个县尉。
&esp;&esp;没有人从中调和,这些县兵老卒就被府兵压着,也没有地方说理去。
&esp;&esp;这几日吃不好、住不好的,都是一肚子火气。
&esp;&esp;这些新丁撞上来,他们倒正好泄火了。
&esp;&esp;“噼里啪啦”
,就是一顿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