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娘走后,李大成背着手在医馆里缓慢踱步,他知道这次又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到底是留在下河镇还是离开。
他背手站在医馆里,四周环顾,装满药材的药斗,平整厚重的老柜台,这里的一切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要是放弃,还真是让人舍不得。
不过——
“伯山,我看,咱们还是走吧。”
李伯山没料到会是这么个答案,“爹,这里可是咱们的家啊。”
李大成笑道:“我本是个父母不详的孤儿,早年在医馆给人跑腿,后来逃难来了下河镇,娶了你娘,生了你们兄弟几个,这才算在下河镇上扎根。
说起来,下河镇也不是我们的祖地。
往哪去不是活,树挪死,人挪活。
既然下河镇要乱,还是早点走为妙。”
李仲海就冷静多了,他已经在思考离开下河镇往哪走了。
“爹,我看咱们要走还是要往南走,南方下雨多,而且我听说南方已经建立了新朝廷,南方的皇帝起义前是朝廷镇北的大将军,被调到南方后就反了。
这位大将军我以前曾听人说起过,骁勇善战且善用人,我想跑到他的地盘讨生活,怎么着都比咱们头上这位皇帝要好过。”
李大成点点头,“就像鱼娘说的,如果留在下河镇,粮食被抢,地里没收成,还有官兵时不时抓人,什么安稳日子都过不上,指不定哪天就要去挖野菜讨生活。”
李大成拍拍李伯山的肩膀,“伯山,往好处想,这大燕朝已经乱的差不多了,咱们要是不跑,难道还要和它共存亡吗?
而且,既然几十年前我一穷二白能挣下这一份家业,现在我们家有你们兄弟三人,难道还能比不上当初?”
李伯山终于被说服了,开始思考如果要走,家里的一切该如何安排。
“先告诉大舅二舅一声,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走,还有大牛和大丫的外祖家也都要知会一声,咱们家就这么多亲戚,怎么着都要说一下。”
李大成道:“是这个理,你舅舅那里我亲自去说,剩下的就由你们夫妻商量着办。
记住,一定要尽快,咱们不知道剩下的官兵什么时候到,一定要在他们赶来之前走。”
当听到爷爷决定全家往南逃难的决定时,鱼娘松了口气,这一天终于来了。
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刘大舅和刘二舅也决定跟着李家一起往南走。
后来陈氏不小心说漏了嘴,鱼娘才知道,刘二舅在贩猪回来的路上,被土匪绑架了,土匪赎金三百两银子,不给足银子就把人砍了,最后刘大舅和刘二舅把家里的地都卖了才凑够钱把人救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