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吟客脸上露出笑意:“如此一来,我的诗文也有了新的素材。
比如霍乱蔓延之苦,正可用来劝诫后生莫忽视民生;奥斯曼扩张之举,则可劝人勿忘小国自守。”
虾球先生捋着胡须,眼中闪着光彩:“不错,这便是以文化育人的妙处。
通过天幕的时事,我们既可丰富学生的见闻,也能令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家国情怀。
至于这些事件本身会如何演变,或许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为下一代埋下一颗颗思辨的种子。”
天幕画面渐渐散去,但文星馆内的讨论却越来越热烈。
虾球先生的提议让每个人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术和教育使命。
他们开始畅谈如何将这些事件融入教学中,甚至决定共同编纂一部名为《世事鉴》的文集,用以记录这些讨论和心得。
直到夕阳西下,众人方才散去。
而虾球先生独自站在竹林深处,目送众人的背影,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明白,这些文化人虽有满腹才学,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未必能真正改变什么。
他们唯一能做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将智慧传递下去。
就像那天幕上的画面,虽一闪而过,却能在看客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
在天幕上新一轮的画面展开时,文星馆的诸位文士再次聚集。
他们对新展示的情景既感到新奇,又透着浓厚的议论兴趣。
经过上次讨论,大家对时事已不再仅仅是抱怨和感慨,而更倾向于从文化的角度解析这些事件,将其作为教化之材。
虾球先生再次坐在主位,他一边端起茶盏,一边笑道:“这天幕上的事,可比任何戏台上的剧目还要精彩。
这回我们看看三月与四月的风云吧。”
画面从梅里纳国开始。
一队威风凛凛的捕快将一群骚扰外国人的罪犯押上街头,百姓夹道围观,鼓掌叫好。
这一幕引起了钟吟客的兴趣:“这梅里纳国倒有点意思,既能捉拿罪犯,又能维持民心。
不知道是否值得我们推崇?”
冯大夫却不以为然:“不过是小国的小手段罢了。
若他们有实力,又岂会只靠抓几个地痞流氓来讨好外人?真正的强国是像希瓦那样——阅兵展示军威,无上光荣!”
画面应声切换到希瓦,城中旌旗招展,铁甲铮铮。
士兵们队列整齐,昂首挺胸地行进在金碧辉煌的大道上。
韩老先生看得眉头微蹙:“这希瓦固然气派,但过分张扬是否反而激起外敌忌惮?小国行事,当需谨慎。”
“倒不如看看琅勃拉邦的做法,”
钟吟客插话,“他们在霍乱区果断实施隔离,既护住了百姓,又避免疫病蔓延。
这才是真正的贤政。”
话音未落,画面一转,显示出旁遮普地区。
那里却是另一番情景——一群外国学者创办的文学社被冷落在一座荒废的园林中,无人问津。
虾球先生忍不住摇头笑道:“这旁遮普倒是个妙地,连文化都成了弃儿。
他们不知,那些学者的文字也许能唤起人心,也许能化作桥梁,却被这般忽视,真是令人遗憾。”
钟吟客叹了口气:“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包容。
像两西西里,渔业丰收的消息传来,不是单纯欢庆,而是用诗歌和歌谣来记录这喜悦。
这样的国度,才算得上既有物质丰盈,又有精神富足。”
众人正议论着,四月的画面已经展开。
暹罗拒绝欧洲军事顾问团,而日本却敞开怀抱迎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