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剔除县令欲照料之人和学监的“远房亲戚”
就剩了五个名额,而在座的先生却有六位,必然其中一个的得意弟子要空手而回。
杨先生老神在在的靠在椅背上,开口说道,“其余之事,老夫不想理会。
但董君诚是一定要取的!”
有人本来想要反对,但低头瞧见桌上空空的竹筒又闭了嘴巴。
杨先生见此就拎起竹筒扔给墨伯,然后起身走掉了,留下众人继续唇枪舌战。
董平不知道他已被内定为新秀才了,照旧吃饭睡觉读书,而董蓉则带着曹二姐儿和拎包的力工傻柱开始了大采购。
节气入秋,早晚之时山上开始变得寒凉。
当初嫁进曹家之时,董家没有陪送半件棉衣,若是不尽早准备,许是就要挨冻了。
另外,两床旧铺盖也因为用得年头儿太多很是冷硬,如今手头儿不差这几两银子,董蓉都想重新换过。
如此,姑嫂两个出了布庄就进杂货店,出了杂货店又进首饰楼。
东西买了一包又一包,最后傻柱手里都有些拎不下了,董蓉就雇了一辆马车。
许是害怕马蹄踩踏,出城门时居然很是顺利,甚至到了家门口,董蓉才想起篮子里还有馒头没舍出去。
但凡女子就没有不喜爱布料首饰的,杜鹃一见董蓉采买了如此之多的用物,也是兴致勃勃的加入了整理的行列。
王禄见此,只得拎着馒头进了灶间,打算熬锅米粥对付一顿。
傻柱也是听不得女人吵闹,跟到灶间帮忙烧火。
结果不到一会儿,张管事也躲了进来。
三个男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笑了起来。
西厢房里彻底成了女人的天下,曹二姐儿手里捏这一只芙蓉花银簪,美滋滋的往鬓发里插着,不知想到了哪个心仪的少年,小脸儿红得很是可疑。
杜鹃嫂子见了就羡慕道,“年纪轻就是好啊,戴什么首饰都好看。”
董蓉找出一只长条盒子,取出一只梅花簪塞给她,打趣道,“嫂子可是再埋怨我偏心啊,这是给你的!”
杜鹃惊喜的拿起簪子细看,笑道,“哎呀,还有我的啊。”
董蓉顺手拿起最后一只兰花簪插到脑后,应道,“人人有份儿!”
说完又拉了曹二姐儿赶紧拾掇布匹,“快把你的嫁妆收起来,不过一根银簪子就让你笑歪嘴了,没出息!
等嫂子发了大财,给你置办一套金头面儿,让你风风光光出嫁!”
曹二姐儿听了这话却道,“我不要,嫂子快生个小侄子出来,留着银子给他娶媳妇。”
这下可轮到董蓉脸红了,杜鹃嫂子难得看这个精明的表弟媳吃瘪,抱着肚子哈哈笑个不停。
不提三个女人如何热闹,只说院试这一日,董蓉早早就带着傻柱进城,花了高价在书院大门对面的茶楼上包了一张桌子,一边喝茶一边忐忑的等着董平出来。
董秀才不知道在哪里听到了消息,居然也带着牛氏赶了过来。
牛氏眼尖,老远见到董蓉趴在茶楼窗后就扯着董秀才奔了过来。
董蓉暗叹倒霉,但也只得起身相让。
牛氏坐在窗边,大声喊了小二上前,一口气点了七八碟子点心,末了又抱怨董蓉目无父母,为何不给家里提早送信云云。
董蓉惦记弟弟考得如何,根本不愿理会她。
牛氏大怒还要再说什么,董秀才却是不耐烦了,呵斥道,“你要留下就闭嘴,不愿留下就滚回家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