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是心里发狠咒骂的时候,有两个身穿黑色袍服,脚踩皂白靴的衙役从大门里走了出来。
其中一个衙役斜着眼睛瞄瞄牛氏,骂咧咧道,“哪里来的无知蠢妇,衙门口的柱子也是你能抱的?赶紧老实进去过堂,否则动起刑罚来,你可别怪官爷手下没准头儿。”
牛氏吓得缩了脖子,还要再开口求饶的功夫,抬眼时却瞧见人群后面站了董蓉董平姐弟。
她立时就如同见了救星一般,欢喜指了他们大喊,“官爷,那银子是我嫁女儿得的聘礼,就算有假也是曹家做下的,要坐牢也应该抓曹家人啊。
实在不成,你把我那大女儿抓来也好啊,她就在那站着呢…”
董平原本还念着一家人的情分打算出面替后母说合两句,然后等老爹赶来再一起想办法脱罪。
不想牛氏开口就要把姐姐抓去顶罪,他的脸色立时黑得堪比锅底灰,想也不想扭头扯着姐姐就往回走。
董蓉也是恼怒牛氏攀扯她,但眼见弟弟这般维护,心下很是欢喜,低声嘱咐王禄表哥帮忙回村去找董秀才之后就笑嘻嘻跟着弟弟回小院儿了。
牛氏眼见董蓉姐弟俩越走越远,那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扯着脖子大声怒骂,“小崽子,你们要去哪儿,还不给我回来!”
可惜董蓉姐弟根本不理会她,那衙役也不耐烦再听她鬼哭狼嚎,一左一右夹了她就拖进了衙门大堂。
县令许大人许是同布庄掌柜平日有些私交,两人正分宾主坐着说笑喝茶,抬眼见得牛氏被扔进来,许大人开口就喝令两班衙役先打了二十杀威棒。
牛氏疼得满地打滚儿,除了喊着冤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县令直接大手一挥又让衙役把哼哼唧唧的牛氏押去了监牢,根本没有问讯的打算。
布庄老掌柜低头喝着茶,仿似也完全不觉这审案程序如何错乱儿戏,反倒又同县令老爷笑着说起改日吃酒之事…
待得董秀才得了消息,满头大汗赶来的时候,衙门前的人群早就散了。
他到底吃了四十几年的盐,也没读书读得傻透气了,四处一张望就直奔衙门对面的茶楼了。
果然,那茶楼的小伙计得了十几文赏钱,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听得牛氏的罪名是用假银行骗,董秀才也吓得冒了满脑门儿的白毛汗。
大赵国虽然上到皇家下到勋贵都喜好奢华享乐,朝政糜烂,律法早已失了威严,但假银这事儿却一直是根儿摸不得的老虎尾巴。
毕竟国家运转,不论何事都要银子支撑,若是任凭假银泛滥,那岂不是自毁根基。
所以,但凡花用假银的罪名定下,最轻也要判处十年刑求,甚至举家发配也有可能。
正文第二十六章赔了夫人又折兵
董秀才绕着衙门口转了无数圈儿,最后咬咬牙去寻了几个平日相熟的好友。
虽然那几人尽皆同他一般都是落地秀才,一没家世二没前程。
但俗话说的好,秦桧还有仨朋友呢。
这几人在青平县好赖不济也住了几十年,多多少少都有些亲朋知交。
于是,在董秀才许诺重礼相谢之后,其中一人就去县衙寻了当衙役的本家侄子,上下打通关节,终于在许县令那里得了一丝口风。
原来这许县令也是碍于情面才抓了牛氏下狱,实际当真不愿意重这案子,毕竟“假银”
这俩字太敏感。
牛氏花用假银事小儿,但拔棵萝卜带出泥,那背后造假银的事儿才大呢。
这案子一旦呈报上去,若是没人理睬还好,但万一哪位御史大人一时抽疯,打算抓这案子立威,那倒霉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最后所有的仇恨,说不得都要落在他这没眼色的七品小官身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