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利用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偷偷获取了一种有剧毒的化学物质。
他知道林阳每天都会在宿舍喝自己保温杯里的水,于是趁林阳外出上课,将毒药注入其保温杯中。
不久之后,林阳开始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起初只是轻微头晕和恶心,他以为是学习太累,没太在意。
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他开始频繁呕吐、腹痛难忍,甚至在课堂上晕倒。
同学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医生经过紧急检查和诊断,发现林阳是中毒了,而且所中的毒非常罕见,治疗难度极大。
学校得知此事后,立即展开调查。
通过查看宿舍和实验室的监控录像,以及对同学们的询问,很快锁定赵刚的嫌疑。
面对审讯,赵刚一开始还心存侥幸,矢口否认:“我没做过,你们别冤枉我!”
警察严肃地说:“赵刚,证据确凿,你在实验室获取毒药的过程,以及在宿舍往林阳保温杯投毒的画面,都被监控拍得清清楚楚,你现在坦白交代,还能争取从轻处理。”
赵刚听后,脸色苍白,沉默许久,最终交代了自己投毒的罪行。
原来,他仅仅因为嫉妒林阳的优秀,就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
林阳在医院经过长时间的抢救和治疗,身体逐渐恢复。
但这次事件给他带来巨大身心创伤。
然而,他并未被打倒。
正如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
康复回到学校后,林阳重新投入学习和科研。
他比以往更加坚定,决心用所学拯救更多生命。
在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继续深入研究之前的课题,不仅成功完善治疗方案,还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将该方案应用到更多相关病症的治疗探索中。
他主动参与医院的临床实践,跟随医生为患者治疗,用实际行动检验研究成果。
最终,他的研究成果在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帮助许多患者缓解了病痛。
职场中,优秀者遭遇小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一家新兴互联网企业,年轻的程序员晓峰凭借出色的编程能力与创新思维,开发出一款优化公司核心业务流程的软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司节省大量成本,赢得领导的高度赏识与同事的钦佩。
但这却引起了同在技术部门的浩宇的嫉恨。
浩宇工作能力一般,日常习惯敷衍了事,看到晓峰获得诸多关注与奖励,心生不满。
在茶水间,浩宇故意大声对其他同事说:“你们知道吗?晓峰那软件,我看就是从网上东拼西凑抄来的,根本不是他自己写的。”
这话恰好被路过的晓峰听到,晓峰走进茶水间,看着浩宇说:“浩宇,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这个软件从构思到代码编写,每一步都是我和团队成员辛苦完成的。”
浩宇却哼了一声:“证据?你敢把代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吗?说不定一查全是漏洞。”
晓峰无奈地摇摇头:“行,等有时间,我可以向大家详细展示开发过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在团队讨论新的项目方案时,浩宇只要听到晓峰发言,便不假思索地反驳,提出一些毫无建设性的意见,故意扰乱会议秩序,只为打压晓峰的积极性,阻碍他在公司的发展。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重要客户的紧急项目,要求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具有特定功能的app。
晓峰主动请缨,带领一个小团队负责这个项目。
他精心制定开发计划,合理分配任务,每天与团队成员一起加班加点。
在项目进行到关键阶段时,浩宇却暗中使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