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不乏肃然的墓塔、婆娑的松柏、飞泻的溪流、清凉的山风,每一处景致都能让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使疲惫不堪的身心得以短暂的舒缓。
可战火无情,天下大乱,昔日香火鼎盛的古刹名山、禅宗的祖庭,再没有络绎不绝的香客,没有《金刚经》的梵音唱诵,就连晨钟暮鼓也敲得有气无力、杂乱无章的。
在山脚下拴着十几辆马车,有棚子的、没棚子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看来还是有信徒香客前来朝山祈福呀,只是周围不见看车的车夫和仆人,显得有些怪异不合常理。
几百个包头的汉子拾阶而上,都是沉闷不语快步行进,不去享受那鸟语花香的惬意,欣赏摩崖勒碑的精湛,只是惦记着庙里的财物,一门心思欲据为己有。
徐唐莒除了留下几个人看管箱子和包裹,其余能派上用场的都带着,他听广钦和尚讲这是个大寺,上上下下的出家人不在少数,没准就有会武功的僧人,人多势众确保万无一失。
而且庙里的和尚不傻,财宝不会摆在明面上,十有八九会藏在夹壁墙、地窨子里,人多找起来也方便。
这伙人来到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前,石桥造得别致巧妙,有如一道映日斑斓的长虹,飞架于两峰之间。
桥下山泉飞泻不遗余力,桥上砌墙盖瓦遮风挡雨,抬眼看桥门门楣上书写着“放下箸”
三个字。
“阿弥陀佛,施主们,小僧在此恭候多时啦,方丈在大殿等着诸位呢。”
是个俊俏的小沙弥站在桥廊里单手立掌施礼道。
同是禅宗弟子,广钦和尚立即以单掌还礼,口颂佛号,其他人也连声说着感谢的客气话。
样子还是要装的,先见见当家和尚探探虚实再说,对付手无寸铁的出家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随小和尚走过石桥,混入强盗里的郭岩注意到,出桥口的门楣上对应写着“莫错过”
,他心里重复着这三个字,这回一定不要错过,找到知情的刺史和店小二问个清楚;而且这些贼人要抢劫寺庙,一定要设法阻止他们。
走不多远,跨过青檀树下的山门,进入闻名遐迩的寺院。
这里不愧是禅宗祖庭,殿宇巍峨宏丽,僧舍错落有致,看这些建筑的规模,在此修行的僧人的确不少,可整个院落里静悄悄,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和尚们都去寺外劳作了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