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爱!”
他笑着轻轻摩挲着小雕的脑袋。
这一下,家里真的成了动物园啦!
七月已经开始炎热,农活也不多,大家基本都是避暑消夏的状态,养精蓄锐等待秋收和秋种。
家门口有条小溪,溪水是从山上流下的,清凉得很,那里成了年家男人们的澡盆子。
颜墨、顾云峰、小勇他们经常会去那游上几个来回,天不黑都不会回来。
年晓米和兰花姐有时也会去凑热闹。
一群“大顽童”
在小溪“扎猛子”
摸鱼、帅攻们光屁股戏水的画面,活色天香!
等上了岸,颜墨他们不光摸到鱼虾,还抓了一大篓的螃蟹!
回到家,年晓米上前查看,不禁欣喜万分。
螃蟹共有十几只,非常大个儿,和前世知名的“阳澄湖大闸蟹”
有一拼!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虽说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时节,但在古代,因为没有污染,加上年晓米为了强身健体,经常将意识灌注到溪流。
所以,这些螃蟹在夏天就已经很肥美。
“要不!
今晚吃螃蟹?”
年晓米问道。
颜墨笑了笑:“你烧啥吃啥,俺不挑。”
“你们先把螃蟹洗净,再去弄些草绳将它们捆住。”
年晓米吩咐着,然后去厨房找出蒸锅烧水。
五花大绑的螃蟹背部平滑且有光泽,腹部晶莹洁白,玉质般的美感。
两螫八爪强劲有力,蟹腿张扬着,嘴中发出滋滋的声音。
突然,年晓米涌上一顾怜悯之心。
这些可是鲜活的生命呀,就为了饱咱们的口福,而要致它们于死地,有些太残忍了。
他暗暗发誓,小螃蟹们,咱就吃这一次,尝尝鲜!
蒸蟹火候掌握很关键,时间太短蟹黄膏还没凝固,太长蟹肉变硬,不柔嫩,吃起来失去甜美之感。
年晓米将捆好的螃蟹身子向下,壳向上。
兰户姐好奇问道:“咋还有那么多讲究啊?”
年晓米笑笑:“这是为了不让蟹黄膏溢出。”
之后,他切了块生姜放在蟹身去腥。
光吃蟹肯定吃不饱,年晓米打算再做道疙瘩汤。
疙瘩汤做起来非常容易,只需将面粉加水打成糊糊,再加几个鸡蛋,这样做出的面疙瘩金黄好看,吃起来也更软绵。
锅热入油,倒入西红柿炒成汁,加水加面糊,直到结成疙瘩,出锅再撒上盐和青菜、香葱,美味的疙瘩汤做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