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叫他准备好钱呢。
张全说,“妈,那我去了啊,”
他回过头对安晓兰说,“走吧,安子。”
安晓兰紧紧跟上,身后张婶子埋怨地说,“一点小毛病也往这边跑,真当这里是她们家的了?你也是,手别太松了!”
“妈,我知道的,”
安新月低声道,然后两人都进了屋子,把门关上了。
安晓兰装作没有听见她们的说话,张婶子其实为人并不坏,就是有些斤斤计较,表面上虽然说着不让姑姑补贴她们,但其实姑姑每次来都会拿点吃的过来,张婶子要是像她奶奶刘氏,怕是一丁点东西都不会让姑姑带过来的。
再说了,嫁出去的女儿老是拿婆家的东西回去娘家,哪个婆婆都会不高兴的。
毕竟,哪个家里都不宽裕。
走了不远,似乎还听到张婶子一句,“……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
路上,安晓兰细细地说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末了,她担忧地说,“姑父,我听人说,发烧得厉害了,可是会变傻的,是不是真的?”
“这个我也是听说过的,照你说的,晓凤应该比较严重的了,现在送到镇上的诊所怕时间来不及,”
张全想了想说,“我觉得,不如请我们村里的易医生去你家吧,先把烧退下来要紧。”
“你们这也有医生?我怎么不晓得?那这样最好不过了。”
张全笑了笑,“你还是个孩子,又没有看过医生,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那也是,看医生就得花钱,刘氏又怎么舍得把钱拿出来给她们看病,有个头痛发热的都是硬撑着过去,实在不行就随便吃点药,看医生那是甭想。
她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医生,自然就没有去了解过。
时间就是金钱,按她的想法得要先到家里把人接出来再送到镇上,就会很麻烦,直接喊医生去家里是最好的,不过……安晓兰委婉地说,“那姑父,这易医生医术好不好?”
要是他不厉害,还不如送到镇上去,晓凤的病是会让她变傻的,她不能冒险。
张全说,“你放心,易医生的医术虽然比不得大县城的,但至少不会比镇上的差。”
那她就放心了。
张全带着安晓兰到易医生的家里,人家睡了?睡了也把他给喊起来,没一会便背着药箱出来了,到了河边是张全划的船,三人赶到安晓兰的家已经是后半夜了。
“安子,你爷奶他们都睡了,就不要打扰他们了,易医生,我们轻着点。”
张全轻声地说。
安晓兰知道姑父是为了自家三姐弟着想,要是把他们那一大家子人吵醒了,看到医生都请到家里来了,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想着刘氏那尖酸刻薄的脸,嘴巴里吐出来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她听着倒无所谓,但姑父和易医生总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她应着,“好的,姑父,易医生,请走这边。”
安晓兰绕过那栋四间房屋的土砖房,到屋后的一排更为矮小的杂屋子,最右边的屋子门口伸手拍了拍,压低声音说,“明子,姐回来了,二姐怎么样了?”
这一排杂屋子也是用土砖起的,她们住的屋子以前是用来养猪的,后来收拾了一下给她们住了,旁边那间也是用来养猪的,再边上就是一间柴房,也是鸡窝,再边上就是茅房了。
所以她们屋子里的味道很难闻,整个晚上都能听见猪哄哄的声音,还有尿尿和拉屎的声音,那感觉实在是酸爽。
农村里也有不少人家都是这么睡的,一大家子睡在一个屋,旁边就是猪圈,易医生看多了这样的人家,没有奇怪三姐弟会睡在这样的地方。
安正明估计是睡得正香,过了好一会才听见门外面的动静,他马上爬起来开门,一看到安晓兰和张全,高兴地说,“姐,姑父,你们可算来了,我都怕死了,二姐一直睡着呢。”
安晓兰过去抱了抱安正明,给他安慰,“好了,别怕,易医生,麻烦你快点帮忙看看我妹妹吧,她发烧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