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番阳风云剧变,周子融遣了一批人去番阳探查消息,但是番阳人太过警觉,再加上这段时间风声渐紧,大部分都不得不撤回来了。
只是周子融倒是还没想到,元鲤手底下的人有那么大能耐,居然还能留在那儿。
“那有消息传回来吗?”
“还没有。”
周子融沉着面色,心道这可就麻烦了。
虽说是留了几个暗桩,但到如今却杳无音信,也不知是找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还是已经遭遇不测了。
他手里攥着青铜弩的弩弦,无意识地用指腹搓着,敛眸暗自思忖了半晌,才终于又抬眼:“向陛下申请一年的禁番令。”
“一年禁番令?”
罗迟有些讶异,“商船也禁?”
“对,”
周子融道,“所有和番阳有关的人和物都不允许进入我华胥疆线。”
不打仗的时候,周子融一向是个温和的人,很少见他做如此狠绝的决定。
毕竟那是一年的禁番令,足以逼死两国不知多少商家,也不知多少私人漕运要亏得血本无归,但即便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周子融也要把番阳阻隔在外。
罗迟面露难色,犹疑道:“这会不会……”
“再过四个月,长城就要重新动工了。”
周子融叹了口气,“一年,我还嫌不够呢。”
罗迟一阵哑然,周子融说得没错,长城动工期间,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绝不能放番阳船只入界。
番阳人如今应当不会再轻易大举进攻了,但保不齐会在私下里有些小动作,就像周子融那晚遇到的。
而保证万无一失的办法,也确实只有全面禁番了。
“可是东海的商会怎么办?”
罗迟拧着眉头,“而且您要怎么说服陛下?”
东海大港日进万金,而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从与番阳人的贸易中得来的,这种极端的办法却不得不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东海出资补贴漕运,一年内所有对南洋的贸易关税减半。”
周子融放开了手里的弩弦,似笑非笑地拨弄了一下,“折子里还记得写上’以不负盟友之谊’。”
虽说不清楚周子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这么一说来,倒也确实给东海的商行商会留了条生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