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霄:
吾有经邦治国之才,亦有富国强兵之心。
考场之上,也曾做锦绣文章显鸿鹄之志。
年不足弱冠便有状元之绩,世间谁人可比?本以为自此便可一展宏图,尽忠君报国之意;奈何命途坎坷,吾堂七尺男儿,却被迫屈于人下;好友因此亡,兄嫂为此伤。
呵,纵有宰相之位又何如?!不因才得,吾怎甘心?一身才智自此不再思报国,吾要将所经耻辱数倍以报!吾曾言吾之道路决计不会由他人掌控,此言又怎会成空?虽汝凌于万人之上,然则汝死后,又怎管得了身后洪水滔天!
至庆历二年,阅科举考生卷,见有一名“林和“者,其言之真之诚,其志之高之远,竟与当年吾同。
及至见其真人,觉此子目光炯炯,一身凛然正气,正与其文相符。
待到相谈甚欢时,吾之言语虽世所不容,却为林和所解,心下欢喜。
日日关注,林和此人于吾之分量,便愈来愈重。
林和,林和,汝既有凌云之志,便让吾来见证汝能行多远!吾心之微光已失,如今,吾于汝文中再见微光,不知汝心之光,可留至几时?
吾知汝所思所想,而今吾之仇之恨已淡,便是为了汝那心中微光,且让吾来帮上一帮!
吾知汝至狱中之意。
汝有此份心意,于吾足矣。
便让吾来助你下最后的决心,哪怕赌上吾之一切!
吾用十年布局谋划,以己身之死成汝之道路;以吾“奸相”
名成汝“贤相”
誉;为汝换来当今圣上信任。
吾能做之事已矣,汝之前路虽不可言广阔无阻,却也算平坦可行。
愿汝能实现心中所愿,持有那微光至生命的终结——
那是吾,无法达成的愿望。
——————————————————完————————————————-——————
后记:
文中那段伪史是咱自己编的,估计问题不少,还请亲们海涵
咱写这个故事,是因为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一个人本有远大的志向,却因为种种原因遗忘,当他遇见和当年自己相似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于是成文。
咱想表达林和那种爱恨交织的心理,白霄那种扭曲又有着希望的心态,但是估计都没写出来
本欲写古风,奈何文笔有限,半文半白,羞愧难当,还望诸位海涵
流年错
先帝杨辽:
我登基二十余载,朝纲政事,治国扩疆,乃至于男欢女爱,于我而言皆是信手拈来,不曾有焦头烂额之感,亦不曾因事而忧。
一切之于我,太过简单,不过尔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