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读书,那是一辈子的累积,有付出就有回报,亏不着自己。
当下努力一些,争取打动皇上,走水路下江南的时候轻松愉悦,欣赏两岸风景!
弘晏的脑瓜子本就是官方认证的聪明,不出几日,便找到了从前苦读的感觉,写出来的功课、背诵出来的文章让皇上满意,让师傅惊喜。
尤其是王大人,满腹才学、严于律人,端看他对作诗天才杨柏的态度就明白,那叫一个高要求,高水准,看向弘晏却像看着自家孙儿。
轻言细语,慈爱得很,常常让弘晏打一个哆嗦,心道如今还没来到写诗阶段,否则师傅非得被他气吐血不可。
他那循规蹈矩的文采,能和杨柏比吗?
殊不知王大人一日比一日激动。
真是江山有继,毛遂自荐成为小爷的师傅,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好不容易得了空闲,和随扈的翰林院掌读学士低调炫耀:“皇长孙殿下真乃天才。”
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嫉妒得质壁分离。
他压低声音:“子真啊,能否替我向皇上举荐举荐?万一你气力不支,教导小爷读书,也要有继任的人选不是。”
王士禛冷冷一笑:“汝梦乎?”
翰林学士:“……”
——
人呢,都是复杂的;男人呢,都是有劣根性的。
就像好不容易在父子对抗之中占得上风的太子爷,儿子读书去了,明明是大喜之事,可时间一长,反倒不得劲起来,有些思念和元宝斗智斗勇的日子。
在何柱儿喜气洋洋禀报小爷读书用功,颇得师傅夸赞的时候,太子轻轻叹了口气,吓了何柱儿一大跳,转而摆摆手,跟随皇上巡视黄河去了。
圣驾未至德州,走的还是陆路,同一时间叹气的还有四爷八爷,一个如何也没有料到读书之事,等闲见不着弘晏;一个苦于秘密皇命,想见知己,比偷情还难如登天。
好不容易能够碰上一面,却远远看见皇上牵着弘晏的手,手指平静奔涌的母亲河,似是传授训谕,这个时候请见,不是找打是什么。
“你瞧,今时看着水位不高,年年春汛,都需官府大力防范。”
皇上目光平静,注视着沉底黄沙,“治河,治河……哪是那么好治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