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终于完善了推销之词,并且语速越来越流畅。
“叔叔阿姨,去迎宾小店吃饭吗?有汤粉、炒粉、米豆腐和快餐。
”
但过了几天,她发现了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
旁边的一家餐饮店老板如法炮制,叫了自己的女儿来拉客。
相似的年龄,相同的手法,相似的餐饮店,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女孩的相貌。
一个梳着两条羊角辫,辫子上缀着五色头饰,肤色洁白如玉;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枯疏。
汽车刚停,双辫女孩上前吆喝客人,“叔叔阿姨们,欢迎去我家用餐,各色面食点心、米粉米饭应有尽有,店里的洗手间非常干净,还有晕车药话梅生姜等各色小零食。
”
看着竞争对手一气呵成地说完整句话,她瞬间觉得不敢向前。
双辫女孩拉到一群客人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望向何敏兮,挫败了她最后的勇气。
何敏兮垂头丧气地回到迎宾小店,“老板娘,什么是点心?”
“点心就是吃的,面包和饺子就是点心。
”
“老板娘,这碗米粉我可以吃吗?”何敏兮指着桌上剩余的小半碗米粉,那是客人吃剩下的。
“不行哦。
”
何敏兮听到这三个字后,眼神瞬间黯淡了一些。
这时,王艳红又道:“现在很多人都有乙肝,你要是直接吃,可能会被传染,我给你打包好,晚上你带回去煮煮吧。
”
何敏兮又问,“打包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找东西装起来。
你的问题真多呀,我的孩子要是也像你一样就好了。
”
在王艳红的帮助下,她的一日三餐终于不是问题。
平日里拉十来个食客和三五个长发老人,再在附近捡点饮料瓶子卖,一天可以挣到一块几。
只是,有时运气不好,碰上一些大几岁的男孩子,会把她的饮料瓶抢去。
还有的时候,一些同样以捡垃圾为生的大婶趁她不注意会偷拿她的成果。
每逢1、4、7,附近的村民都去双桥村赶集,2、5、8则是去楠竹乡,3、6、9才是在清峦镇。
由于赶集的时候生意会好一点,所以她总是三地来回跑。
由于每日穿梭在马路上,有时,她会险些被车辆撞到,不过每次都是有惊无险。
有时,汽车主人喷怒地摇下车窗,破口大骂,“你有爹生没娘教吗?摁喇叭都不死开点,是不是欠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