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明月高照,四下万籁俱寂,偶有鸡鸣之声,已是夜深时分。
两母子促膝长谈,又从晚上讲到了夜深。
杨乐康思绪万千,道:“娘亲,听您说过这许多,我更想出外闯荡一番了。”
杨珍叹道:“康儿,你还不明白吗?若非当年那些好心人帮助,你根本不能来到这世上。
若你在外面遇到不测,岂不是让大家的苦心都白费了?娘亲也是过来人,见识过江湖险恶,方知平平淡淡,便是福气。”
杨乐康道:“就因为这样,我才更想出去。
江湖中既有帮助娘亲的好人,也有逼死爹爹的坏人。
若我能遇到大侠,学得武功,便可帮助好人,惩罚坏人。
难道娘亲您就不想报答那些帮过我们的姨姨,为爹爹的死讨回公道吗?”
这番话说到了杨珍心上,只因她这十四年间,无时无刻不在想报答昔日恩人、查明丈夫之死这两件事。
其实她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她根本不相信姜志已死,只道是命运跟她开的玩笑,有朝一日自己能再见夫君。
这个念头也正是支撑她这十四年间坚强生活、养育儿子的动力。
杨珍良久不语,寻思:“每人都有自己的福缘际遇,年轻时的我也同样任性,今日我又怎能如此自私,强留儿子在身边一辈子,阻止他去见识这个世界?康儿的脾气性格,既像他,也像我。
若真能如康儿所愿,继承他的衣钵,学得武功,行侠仗义,不也是很好的事吗?”
终于缓缓说道:“康儿,你已经长大,有自己想法,娘亲勉强不得。
你,想去就去吧。
娘亲没什么能帮到你,只能传你两句教诲:一是害人之心不可有。
在外面闯荡,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自己武功有多高,也绝不能不择手段,陷害他人,相信此节你十分清楚;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江湖上绝非人人良善,要懂得保护自己,提防那些故意亲近你的人,切勿交浅言深,轻易付出真心。”
说到后来,眼眶竟流出两行清泪。
杨乐康赶紧站起,为杨珍拭去眼泪,道:“娘亲,不要难过。
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找到大侠做我师父,好好学习武功,日后向恩人报恩,查明爹爹的死。”
杨珍点点头,道:“好孩子,不必强求。
夜深了,快休息去吧。”
说罢吹熄蜡烛,回房休息。
杨乐康也自回房间休息。
杨乐康躺在床上,眼睁睁地看着天花,胡思乱想着今日之事,一时也睡不着。
忽听得窗外传来一阵“咕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